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實現了由重點整治到系統治理的重大轉變、由被動應對到主動作為的重大轉變、由全球環境治理參與者到引領者的重大轉變、由實踐探索到科學理論指導的重大轉變,成為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顯著標志。
綠色低碳發展邁出堅實步伐。我國構建了全球最系統完備的碳減排頂層設計和政策體系,制定各行業各領域實施方案和支撐保障措施。加快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達到19.8%,可再生能源裝機近20億千瓦,提前6年實現對外承諾的風電和光伏裝機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能耗強度累計降低超過26%,以年均3.4%的能耗增速支撐了年均6.1%的經濟增長,相當于節能14億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近30億噸。產業結構加快轉型,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實現全球最快的新能源汽車普及。加強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在中國技術和產業推動下,過去十年,全球光伏、風電項目成本分別下降超過80%和60%。
生態系統質量穩步提升。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建設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推動天然林保護和國土綠化,加強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治理。我國森林覆蓋率超25%,成為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最快和人工造林面積最大的國家。完成防沙治沙2.78億畝、種草改良6億畝,實現由“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在世界上率先實現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積“雙減少”。實現一條紅線管控重要生態空間,自然保護地和陸域生態保護紅線面積分別占全國陸域國土面積的18%和30%以上。建成首批國家公園、首個國家植物園和種子庫,30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野外種群數量穩中有升。
污染防治攻堅成效顯著。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顯著增強。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重點城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累計下降56%,歷史性達到29.3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數減少92%,我國成為全球大氣質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國家。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提高到90.4%,地級及以上城市黑臭水體基本消除,長江干流連續5年、黃河干流連續3年全線水質穩定保持Ⅱ類。全國土壤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農村環境整治取得顯著成效。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目標。
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更加健全。全面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四梁八柱”不斷完善,真正實現“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建立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河湖長制、林長制、排污許可制度、生態保護紅線制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等制度。設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開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綜合試驗。編纂生態環境法典,制定修訂30多部生態環境領域法律和行政法規,出臺500多份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政策文件,生態文明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顯著提高。
全球環境治理貢獻日益凸顯。堅定踐行多邊主義,努力推動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環境治理體系,積極引領全球綠色低碳轉型潮流。推動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達成、簽署、生效和實施,作出碳達峰碳中和莊嚴承諾。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將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強度降幅,用全球歷史上最短的時間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成功舉辦《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第一階段會議,發布《昆明宣言》,開啟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新篇章。倡導建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環境治理水平。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成就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肯定,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
原標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引領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巨大成就
作者:鄭柵潔
責任編輯:臧夢雅
網頁編輯:蘇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