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指引下,我國能源事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和歷史性成就,“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的能源綜合生產能力和非化石能源占比等主要指標將如期完成,14億多人的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綠色低碳發展舉世矚目,我國成為世界能源轉型的重要推動者。下面向大家介紹4方面情況。
第一,“十四五”是能源供應更足、韌性更強的五年。“十四五”前四年,我國能源消費增量已達到“十三五”五年增量的1.5倍,預計五年新增用電量將超過歐盟的年度用電量。我們加快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有效滿足了快速增長的能源需求。2024年全國發電量超10萬億千瓦時,占全球1/3,能源生產總量折合約50億噸標準煤,占比超全球1/5,保障了能源供應“量足價穩”。這五年,能源資源配置更加優化,橫跨東西、縱貫南北、連通海外的能源基礎設施網絡更加完善,有力帶動了中西部地區資源優勢加快轉化為發展優勢,也為經濟大省挑大梁提供了堅實的能源保障,東部地區用能中,有40%來自“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北煤南運”等“能源大動脈”。我們加強民生用電用油用氣供應,著力打通難點堵點,居民用能保障能力不斷提升。“十四五”期間,我們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充電網絡,每5輛車就有2個充電樁,老百姓充電更省心。我們積極應對極端自然災害,最快速度恢復能源供應,守住了民生用能“生命線”。
第二,“十四五”是綠色低碳轉型最快的五年。我們構建起全球最大、發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體系,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風電光伏每年新增裝機先后突破1億、2億、3億千瓦關口,實現臺階式躍升發展,發展速度和力度前所未有。能源消費“逐綠前行”,全社會用電量中,每3度電就有1度綠電。全國能源消費中,非化石能源占比每年增加1個百分點,預計將超額完成“十四五”確定的20%目標,煤炭占比每年減少1個百分點,這“一增一減”大大提升了經濟發展的“含綠量”。我國出口的風電光伏產品,“十四五”期間累計為其他國家減少碳排放約41億噸,為全球低碳轉型作出了重大貢獻。
第三,“十四五”是能源科技創新取得更大突破的五年。新能源等技術裝備領跑全球,新能源專利數占全球4成以上,光伏轉換效率、海上風電單機容量等不斷刷新世界紀錄,短短幾年,新型儲能規模躍居世界第一。白鶴灘水電站、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國和一號”、第四代高溫氣冷堆等多個“全球最大”“全球首座”工程建成投運,油氣開發突破深地“萬米大關”、挺進“千米深海”,這些“大國重器”彰顯了我國科技創新的硬核實力。新模式新業態蓬勃發展,智能微電網、虛擬電廠等發展進入快車道,車網互動規?;瘧迷圏c加快推進,能源產業與工業、交通等領域加速融合,新領域新賽道持續涌現,成為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源泉。
第四,“十四五”是能源改革持續深化、發展動能持續增強的五年。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重構,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按下“加速鍵”,煤電、新能源全面入市,全部工商業用戶進入市場,油氣“全國一張網”初步建成,能源法頒布實施,能源宏觀調控和行業治理機制進一步完善。市場活力加快釋放,電力市場注冊經營主體已達97萬家、是2020年的5倍。出臺促進能源民營經濟發展十條措施,絕大多數的光伏設備制造企業和60%以上的風電整機制造企業都是民營企業,有的核電項目民營企業參股比例達到了20%,可以說,民營企業已經成為推動能源轉型變革的重要力量。
“十四五”以來,面對復雜變化的國際國內能源形勢,我們端牢能源飯碗,走出了能源高質量發展的中國之路,為世界能源轉型提供了中國方案。下一步,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力推動“十五五”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加快建設能源強國,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強能源支撐。
我們注意到今年夏季我國電力負荷不斷創新高,但電力基本保持平穩運行,“十四五”期間我國能源自給率始終保持在80%以上,請問這80%意味著什么?如何評估當前我國能源供應保障能力和韌性水平?
剛剛過去的“七下八上”,全國經歷了大范圍高溫、暴雨洪澇和臺風等極端自然天氣,同時我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對能源保供提出更高要求。7月,我國單月用電量首次突破1萬億千瓦時大關,這1萬億什么概念呢?相當于日本全年的用電量總和,國內國際媒體都十分關注?,F在迎峰度夏基本結束,我國電力供應平穩有序,可以說,能源保障“頂住了峰、兜住了底”??傮w看,我國能源供應保障能力與韌性已經達到較高水平。具體體現在“三個強”:
首先,自主保障能力強。“十四五”前4年,受新興產業發展等因素帶動,我國能源需求快速增長,消費量累計增長9.8億噸標準煤,相當于英國、法國、德國一年用能的總和。“十四五”以來,國家能源局會同有關部門,從國家發展和安全的戰略高度,強化煤炭兜底保障基礎、深挖國內油氣增儲上產潛力、加快可再生能源替代,多措并舉增強能源供應鏈穩定性和安全性,國內能源生產加力提速,實現了消費增量90%以上由國內自主保障。特別是,新能源發揮了重要作用,實現了兩個“50%”,也就是新能源發電量增量占全國新增發電量的近50%,推動非化石能源供應總量增長近50%,我國能源自主供應的“基本盤”更加穩固、“含綠量”不斷提升。
再有,運行調節能力強。目前,我國已建立了較為完備的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和保供穩價機制,能源儲備能力穩步提升,油氣“全國一張網”加快形成,大電網資源配置和調節作用充分發揮,建成一批省間電力互濟工程和支撐性調節性電源,電力用戶響應能力逐步釋放。近幾年,面對國際地緣沖突頻發、全球能源供需大幅波動的外部環境,我國能源供需和民生用能始終保持平穩有序。
最后,應急支撐能力強。近年來,全球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多發頻發,我們布局建設國家級電力應急支撐體系,建成川渝藏、南方、華北、華東4個區域電力應急基地,著力提升煤炭、油氣應急保障能力,能源電力系統長期保持穩定可靠運行,全國范圍內沒有發生大面積停電事故。特別是面對極端災害沖擊,全國上下一心、有力應對,能源基礎設施快速恢復供應,為應急搶險和經濟社會平穩運行提供了有力支撐,也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優勢。
原標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召開 介紹“十四五”時期能源高質量發展成就
責任編輯:孫宗鶴
網頁編輯:蘇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