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2023年末,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達66.16%。當前,城市規模日益擴展,城市結構日趨復雜,城市治理面臨著新挑戰。
打通數據通道,加快構建“數據群島”。通過時空基礎數據庫、自主安全視聯網等基礎數據庫建設,匯聚“地、海、空、天、電、網”等態勢數據,賦能低空經濟、應急救援等場景建設。深化打造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加快形成統一的數據歸集規范。探索簡化和規范數據回流的申請和審批流程,建立主動式數據回流機制。此外,全面推行“云長制”,通過建立“管云、管數、管用”的體制機制,強化數據治理和共享。例如,構建城市大數據資源中心,推動數據大集中,編制政務數據資源目錄,建立健全數據安全保障體系等,通過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驅動數據流動,打破“數據孤島”。
提高監測預警覆蓋率,不斷提升數字化預警力。強化多跨協同數字化平臺的建設。迭代升級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實現全局風險“一屏掌控”。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集成多種應用,統籌各種場景預警。通過手機信號精準錨定臨災群體,自動發送預警信息,不斷完善一圖通覽、一網統管、一鍵調度等。以“智”促“治”,用智能化驅動實時動態監測預警。基于全時、全域監測預警機制,開展多部門協同作戰,橫向打通各行業部門,實現全市風險多跨協同閉環管控和高效協同處置能力。
建立健全“大綜合一體化”城市綜合治理體制機制。“大綜合一體化”城市綜合治理體制機制是重慶建設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示范區的標志性行動。未來應深化市級統籌,健全城市運行和治理統籌機制,完善機構、隊伍、法規、制度配套政策體系,深化城市微觀治理“一體化”改革。強化橫向協同,健全聯勤聯動工作機制和量化閉環監督評價機制。突出縱向貫通,明晰市、區縣、鄉鎮(街道)權責邊界和治理事項清單,推動核心業務一體梳理、體征指標一體構建、事件辦理一體流轉,有效提升市、區縣、鎮街三級“一體化”治理水平。
彌合數據鴻溝,推進數字賦能“精準滴灌”。數字鴻溝主要體現在城鄉之間、區域之間,不同群體在數字設備接入、數字技術使用和數字能力培育等方面存在差異。建議在推進數字賦能城市治理時,由“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推動各級公共數字平臺和服務體系完成“適老化改造”,優先解決老年人網上預約、交通出行、智能掃碼等高頻服務事項,幫助老年人、殘疾人等共享數字生活。
大力加強數字化人才隊伍建設。加大人才引進和培養的力度,加強對數字人才培養的統籌規劃,打造數字化智能化培訓管理載體,打造“數字化+創新型”人才干部隊伍,為數字重慶注入強大智力和技術支持。同時,加強普通高校和職業技術院校開設、完善與數字化相關的專業,加強數字技能職業培訓,逐步解決數字化人才干部隊伍不足的問題。
(作者為重慶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重慶郵電大學分中心主任李林,研究員謝俊、仰義方、尹幫文、楚武干)
原標題:多措并舉推進數治建設智慧高效
責任編輯:董大正
網頁編輯:蘇偉